一年前的秋季開始蒐羅柴山植物,原以為今秋已乏善可陳,如今發覺遺珠卻頗多,得分上、下篇報導。有些植物去秋雖曾收錄,但透過嶄新的照片仍可揮灑不同的植物樣貌。 本篇最興奮的,莫過於發現「雞母珠」的花朵與「王瓜」的果實了!
一年前的秋季開始蒐羅柴山植物,原以為今秋已乏善可陳,如今發覺遺珠卻頗多,得分上、下篇報導。有些植物去秋雖曾收錄,但透過嶄新的照片仍可揮灑不同的植物樣貌。 本篇最興奮的,莫過於發現「雞母珠」的花朵與「王瓜」的果實了!
台灣現有紅樹林植物僅餘 4 種:欖李、海茄苳、水筆仔與紅海欖(五梨跤)。原有的細蕊紅樹與紅茄苳則已成絕響。高雄『中都溼地公園』只能見到欖李與海茄苳,但園區有標示牌『細蕊紅樹復育島』,可惜尚未開放,後續之精彩可期 ; 『援中港濕地公園』園區內則前述 4 種紅樹林植物皆有。
行車沿愛河旁之同盟路,經『中都溼地公園』,知道園內栽有「穗花棋盤腳」,然時值正午,不可能見其花。仍入園一探,幸能巧遇花苞垂吊枝梢。假日有暇,傍晚再訪已悄然綻放,接著半夜、翌日清晨18小時內,共四次造訪,方得紀錄整個開花過程,與之同屬的「棋盤腳樹」亦頻頻造訪一併入鏡分享之。(20170810 ~20170827)
色彩繽紛的高雄柴山植物夏季篇(下),於焉完稿。 圖下方的植物解說,稍寫得多就表示個人暸解得愈少,想要自我充實或須加以補充的更多。 今年夏季襖熱難耐揮汗如雨。在柴山,滿山的綠意,盎然的生機,微颺的山風,放空的遐思,點綴的繽紛,讓人忘卻褥暑,收穫的果實更加甘美。(圖 2017 立夏---立秋)(文 2017 時值台北世大運開幕)
去年秋季開始報導的柴山植物,歷經接續的冬季、今年春季,終於今年夏季也出爐,一整年的柴山植物拼圖,於焉完成。當然還有許多遺珠花草尚待後續努力。
沒想到柴山夏季花草依然繁花錦簇,爭妍奔放。只好分成上下兩篇。大學時山麓下校園可是一大片蔥鬱的相思樹林,今日方得對它有那麼一點概念,真慚愧!柴山夏季(上篇)先分享如下。
去年山友說柴山某區域有「高士佛上鬚蘭」現蹤,待前往尋覓時已撲空。
今年比去年更早就在同區搜尋,3、4週後,竟在木棧道旁隱密的小角落意外的發現了。可惜的是,兩天後再訪,已然香消玉殞!
去年冬季,個人幸運在柴山欣遇新花草,有些是在初次登走的小山徑,但大部份卻是在熟門熟路上,不經意喜相逢。所以除了人、地,時機也很重要,也難怪有朋友說柴山哪來這麼多花花草草?!其實頻繁的造訪才是得遇花草的重要契機。接續去年2016柴山植物(秋季篇)之後,(冬季篇)收集50種花草,有請諸君觀賞品味。
(拍攝於2016立冬--2017立春)
2016-10-9在柴山初見它,覺得它擁有紅褐帶點綠色的葉面,金黃兼帶點紅色的平行葉脈,經過雨點的洗滌下散發出亮麗光澤,頗為迷人,回去網查,才知是蘭花科的「血葉蘭」。原來市面上有它的盆栽,既能賞花又可觀葉 ; 但這可是在柴山耶!而且其中一株是懸吊、掛垂在岩壁邊生長,根埋入岩壁,莖先向上長又拐個彎向下,之後又上翹成S型,成長方式很奇特,有別於一般血葉蘭常見的「地生蘭」(terrestrial)直立生長方式,遂展開為期五個多月的追蹤觀察......。 (20161009--20170323)
下國道往桃園大溪塞了車,來到度假酒店已近遲暮,只能歇息並享受靜謐的氛圍。隔天一早,四周晃了一圈,一旁的高爾夫球場老早有人揮桿果嶺。徜徉酒店花園內,賞遊花草間,放逐一身的慵懶。影片有介紹「後慈湖」,但須網路預約,也就作罷。女兒說沒去過慈湖,回程想一探究竟。到了停車場,一問說有一場可臨時報名參覽「後慈湖」的行程,遂參與了一趟揭開神祕面紗的三小時導覽......。(20170131--0201)
今天要往泰安溫泉,新社往卓蘭,原本欲訪「天空之城」一遊,因人多作罷,於是順道「鯉魚潭」攬勝。往泰安溫泉途中在「大湖」塞車,幸賴旅館電告循替代路線,稍解圍困。當晚臨時上網做功課,知悉旅館附近有路(苗62)直通「南庄」,即所謂『苗栗新中橫』,部分路段崎嶇陡窄,但風景迷人。南庄經獅頭山,又是山路接新竹峨眉而北上。 (20170130--0131)
六年前來過新社「薰衣草森林」,大兒子曾在此許願,後來願望成真。懷著感恩心情,下午則來到「安妮公主花園」,晚上入住「橄欖樹夢想家園」民宿。隔天早上開車經過「新社莊園」(以前稱新社古堡),欣見入園車子不多,遂進園首訪參觀,後來兒子說雖曾來過,季節不同,景色大異其趣,頗為值得再訪! (20170129-0130)
今年春節五天四夜,遊覽住宿日月潭、台中新社、苗栗南庄與桃園大溪。難得一家五口都有空,抱定此趟為休憩鬆懶、享受天倫之旅,剛好有路過的景點才順道拜訪。還好,除了首日初一台南,初三在苗栗大湖有點塞車,餘行車堪稱順暢,天氣又晴和,較漂亮風景照出自喜愛照相的大兒子鏡頭,一看應可分辨。(20170128-0129)
屏東泰武來過幾次,從沒想過再深入北大武山,這回一行六人,眼見好天氣,試圖小探一下。 湊擠一部休旅,也沒事先做功課,就開了進去,崎嶇窄小產業道路約莫行6、7公里,路旁已停了不少車,前路已被堵阻,停車後循著邊坡一條山徑而上,此乃北大武山的「新登山口」。不到3公里路程,最後僅我一人踽踽獨行至「舊登山口」欣慰又能見識新的花草,分享之。 (20170108)
自莫拉克颱風侵襲,有「小溪頭」別稱的「藤枝森林遊樂區」關閉迄今,因此遊樂區下方的寶山里「二集團」反倒名聞遐邇,漸成夏日避暑與春遊賞櫻的遊覽勝地,其蜿蜒而上約兩公里的森林生態步道更是老少咸宜健行賞景好去處。此番四年後重遊,花草自是樣貌不同,一併呈現分享如后。(20170101)
耶誕節冬日好天氣,臨時心血來潮再訪錫安山,回顧照片,離上回造訪已是四年了。經過舖路造橋,從甲仙到錫安山此段路好走多了。四年前在此拍了些花草,有些只塵封在記憶未找出其名,趁此次再訪,加上新見識到的,一併求解並分享如后。(20161225)
去年柴山驚鴻一瞥偶遇素未謀面的「狹瓣玉鳳蘭」(線瓣玉鳳蘭)(Habenaria stenopetala Lindl.),當時已失探究時機,今年得償所願追蹤。 此蘭花國內介紹圖說不多,更激發網路搜尋資料的興趣,幸有所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