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了趟永安濕地,意猶未盡,續往『茄萣濕地』挺進,也僅一隻黑面琵鷺現身,之前在半屏山很勉強拍到一小朵花的「巴西胡椒木」,卻在此濕地堤岸邊,欣見其花朵果實大鳴大放。離開永安濕地,中途有大馬路以為可抄捷徑往茄萣,行車電腦提醒往回走,不信邪,果然到了『興達發電廠』除了回頭別無它路,然『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』,電廠前竟得見「刺葉王蘭」!本集還探訪『中都溼地』、『洲仔濕地』、『幸福川』與高中母校-『高雄中學』。元旦除夕,來到愛河灣,參與『2021跨百光年』活動!2021元旦來到衛武營都會公園,欣見「吉貝木棉」開花。
興達發電廠前花圃內的「刺葉王蘭」,頂生圓錐花序。
刺葉王蘭,龍舌蘭科王蘭屬,花冠鐘型,懸垂而下姿態優雅,花瓣6枚,雄蕊6枚,柱頭3裂。
茄萣濕地,地域遼闊甚於永安濕地。
大多是白鷺鷥,回來細看照片,驚喜現蹤一隻「黑面琵鷺」(圖下)。
堤岸邊最先吸睛的反倒是植物「巴西胡椒木」(巴西乳香),之前在『半屏山』下費了很大功夫,勉強照到一朵其貌不揚的小小花,豈知在這兒花開燦爛、紅果累累,感覺反差太離譜了。喵了一下濕地,水鳥們躲得遠遠的,賞鳥前還是先賞花吧!
巴西胡椒木,花很小單性花,雌雄異株,這兒拍的都是雌花序,淡黃色花5瓣,花柱三裂,子房已見雛形果實(圖上、下)。
茄萣濕地這片巴西胡椒木植株群,找不到雄花序,還好最近很幸運在蓮池潭畔發現了雄株與雄花序,雄蕊十枚。
巴西胡椒木,漆樹科胡椒木屬,常綠喬木或灌木,葉互生,奇數羽狀複葉。
巴西胡椒木,半生不熟的果實,青綠、粉紅夾雜,煞是可愛,先端還留存著雌花序。
鮮紅欲滴的「巴西胡椒木」核果。
中都溼地與稍遠方的壽山。
中都濕地有三處吊橋,此吊橋較高較長一些。
湖光染翠映樓,白鷺輕滑入叢。
白鷺鷥,兒時口中的『白翎鷥』,兀立渚邊。
濕地彼岸尚未開放入園,很好奇會有些什麼奇異花草?
毛苦參,豆科苦參屬,一回奇數羽狀複葉,初葉偏白。
毛苦參,蝶形花瓣黃色。
毛苦參,念珠狀莢果,初果時具茸毛。
原稱「苦藍盤」,因易與馬鞭草科「苦林盤」混淆。一般以「苦檻藍」命名。除了中都濕地,在高雄要好好欣賞它,非『幸福川』畔莫屬,十二月正是盛花期。
高雄愛河支流『幸福川』,河畔盡是「苦檻藍」。
苦檻藍,單葉互生或近輪生,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。
苦檻藍,花冠粉紅,花具長梗,多簇生於葉腋。
苦檻藍,花兩性,花冠喉部具紫斑、鬢毛,雄蕊4(少5),雌蕊1。
紅千層,桃金孃科瓶刷子樹屬。號稱紅色瓶刷子樹三姐妹:花序較長大於10公分,枝條下垂者殆無疑義是「串錢柳」; 而花序較短5-10公分,枝條較直立的就是「紅千層」了,「紅瓶刷子樹」花序長短、枝條斜伸大慨就介於兩者之間。
水鴨悠游幸福川上。
洲仔濕地公園。
散沫花(指甲花),千屈菜科指甲花屬,花雖小但花序長芳香微撲,果實先綠後紅再轉褐,十足的景觀植物。葉片含染料指甲花醌(lawsone),可染指甲、頭髮、皮革乃至皮膚彩繪等。
卡利撒(大花假虎刺),夾竹桃科卡利撒屬,取名自其屬名Carissa,葉腋長出Y型(或複Y型)的棘刺,頗具特色。單葉對生,葉端小尖突。
卡利撒,白花五瓣。
卡利撒(Carissa macrocarpa),原產於南非Natal一帶,有個英文名:Natal plum,在台灣它還有個「美國櫻桃」的別名,是否跟美國加州、佛州也有種植有關?坊間另有「小卡利撒」(Carissa carandas) 則原產印度、斯里蘭卡,植株、葉、果皆較前者小。果實桃紅豔麗,令人垂涎欲滴,但夾竹桃科植物大多有毒,「卡利撒」除果實外全株有毒,欲品味道仍以淺嚐為宜,但內含之種子仍有毒,有些國家則將果實製成果醬。
草棉,錦葵科棉屬。來不及看到花,花謝後長出的果實叫『棉鈴』,內含被有棉毛的種子,成熟的蒴果開裂露出整團的棉毛,稱『棉球』。
包裹著『棉鈴』的最外層苞片叫『副花萼』,基部合生或離生,端部齒裂數目多少,有助於分辨國內較常見的棉屬植物:草棉、樹棉、海島綿、或陸地棉。本種副花萼基部合生、端部齒裂8、9,應為「草棉」。
印度莕菜,佈滿了洲仔濕地一隅的池裡池外。
印度莕菜,睡菜科莕菜屬,毛茸茸的白色花瓣,瓣基黃色,頗為討喜迷人,花瓣大多是5瓣,少數6瓣(圖下)或更多。
入園兩趟洲仔濕地公園(每月前幾週的星期假日才開放入園),雖值花期,卻未見「魯花樹」開花姣好的模樣。單葉互生,葉腋有銳刺。
毗鄰洲仔濕地的『蓮池潭』,適逢舉辦全國龍舟錦標賽。
在洲仔濕地未能一睹「魯花樹」花蹤,知道楠梓『高雄都會公園』也有此植物,隨即趕往,算算這兒有5株「魯花樹」。
魯花樹,莖幹,或較近枝幹的葉子滿佈銳刺(圖上),較遠端的枝葉有時沒具銳刺(圖下),但銳刺生長情形仍存在許多變化。
魯花樹的花苞。
魯花樹,原為大風子科,現改列為楊柳科,魯花樹屬,花小、呈腋生的總狀花序,兩性花,雄蕊多數,雌蕊單一,花瓣、萼片5或6。
魯花樹的未熟球型漿果,仍見宿存花萼、柱頭。
高雄中學的象徵『紅樓』,歷經多少歲月依舊優美屹立,身為雄中校友,能歷經王家驥、熊惠民兩位校長的,應只有兩屆,我們這屆則是畢業班的那一屆。
第一、二棟紅樓建築間的『植物園』,當時對植物沒什麼興趣或印象。
從外往內窺見植物園內的「可可樹」,正值開花,花直接從枝幹長出,所謂『幹花』現象。花雖小,它的果實碩大、紡錘形,種子『可可豆』經發酵、曬乾、研磨可提煉製成可可粉,為巧克力之主原料。
來到『藝能館』附近的生態園區,剛好也有株「可可樹」盆栽,開著小巧有緻的花朵,方便就近拍攝。
雄中校園內的生態園區不乏罕見的植物,有的有標示植物名,有的則無,容後再介紹。此為「止宮樹」,無患子科止宮樹屬,三出複葉(圖上),花很小,雌雄異株或花雜性,圖下為雄性花。
止宮樹之鮮紅色成熟核果。
陽傘花(冬紅花),唇形科冬紅屬,花型奇特,碟形花萼,加上突出的花冠管,有如一把洋傘。
去年冬天拍於『草山月世界308高地』地景餐廳前的「陽傘花」,花色黃橙或紅橙,單葉對生。
陽傘花,雄蕊四,二強,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。
校園再走一遭,「加羅林魚木」赫然入目,以前在柴山部落拍過「魚木」,有稍介紹兩者差異,本植株有三出複葉,亦有掌狀4或5裂者。本樹於2012四月,慶祝90週年校慶暨第四、五棟教室落成時所植栽。
高雄更名百年,位於愛河出海口的『大元國際大樓』牆面,變身為百年視窗,穿梭時空、追遠憶往,顯現百年來高雄珍貴歷史影像,元旦除夕來到真愛碼頭觀覽,圖上顯示跨百倒數:0天,2時,1分,圖下為舊時高雄火車站與站前公車站。西元1920年「打狗」此一漢化的譯稱,在日治時期改為「高雄」(Takao),有一說是借用京都賞楓勝地「高雄」之名 , 距今(2020)剛好百年 ; 同時當年嘉義的「打貓」(Taniau),也改名為「民雄」,採日語近音詞:Tamio。
高雄「2021跨百光年」活動,架設近300支電腦燈、雷射光束,五彩繽紛的光影照耀在高雄港灣,20201231晚親歷其境,觀眾仍擠滿愛河灣,然皆戴口罩、井然有序,驚呼聲此起彼落。
2021高雄跨百光年煙火秀,這些精采畫面乃親家翁林進福先生辛苦拍於旗津燈塔,呈現波瀾壯闊的海面奇景,承蒙同意轉載,特此致謝。
20201229來到高雄文化中心,「吉貝木棉」大多高不可攀,但覺落花紛紛掉在身上,只能撿拾照相留念。
2021元旦來到頗多「吉貝木棉」的衛武營都會公園,高聳筆直的樹幹、輪生的枝條、掌狀的複葉,每年一月起正是花期,賞花正是好時節。
吉貝木棉,木棉科吉貝屬,黃白花瓣5,雄蕊5,雌蕊1,蜜蜂正忙著採蜜呢(圖上)。
吉貝木棉,花苞依然期待您的蒞臨觀賞。一旁的掌狀複葉,可以跟同是木棉科的「木棉」、「美人樹」做區分,吉貝木棉的小葉無柄、全緣 ; 後兩者則分別是小葉有柄、全緣 ; 小葉無柄、細鋸齒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