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聞有個頗富空靈禪意的園地,藏於深山,以白花「福爾摩沙櫻」名聞遐邇,光是「寒溪呢」的名號直令人滿懷遐想與嚮往!思忖著月底連假過夜再往,計畫不敵變化,提早一個星期假日,一覺醒來立馬成行。中途沒稍事休息,花2小時50分從高雄下古坑、經158甲、149乙、149甲,過草嶺續行來到太和村目的地。(從梅山、奮起湖亦可前往)(2020-2-23)
位處寒溪泥最下方的一處停車場,有接駁車載遊客上去。
收費亭內之停車場與富士櫻。
園區入口之『大山門』,與一旁的櫻花與茶園。
富士櫻,剛入園區,桃紅豔麗花姿迎賓,標示牌寫著「富士櫻」(Prunus incisa Thunb.),好奇心驅使下,回來網查,頗覺困惑,若依學名,P. incisa 是原產於日本的「豆櫻」(Mame-Zakura)、又稱「富士櫻」(Fuji-Zakura),有幾個品型,多是小白花、或淡粉色,與台灣所稱的「富士櫻」花大、桃紅色者顯然不同,九族文化村就以「富士櫻」壯觀櫻花遠近馳名。文獻可考,寒櫻,Kan-Zakura,P. kanzakura ,表示冬天就可開花,花期比一般春天開花的櫻花來得早,是山櫻花(台灣山櫻花、緋寒櫻,P. campanulata )與日本山櫻(Yama-Zakura, P. jamasakura )之雜交種,台灣所俗稱的「富士櫻」,應該就是「寒櫻」,跟「Fuji-Zakura」(日本的富士櫻、豆櫻)一點關係都沾不上,就是蹭一下日本響亮的『富士山』名號罷了!
細纍子草,紫草科。
青楓小徑,此時已過欣賞紅葉時節。
內山門,拾級而上分別是八卦陣,四象,兩儀。
枯枝禿葉的植物是台灣特有種「山白櫻」(入園處停車場有一更高大、相同的植株,標示牌:台灣白櫻,P. takasagomontana Sasaki ),可惜還沒到盛花季節。
山白櫻,勉強尋到幾朵初試啼聲的白色櫻花。台灣原生、開著白色櫻花的還有:「霧社白櫻」,「阿里山白櫻」,與「福爾摩沙櫻」。
『虹橋』兩旁的就是「福爾摩沙櫻」(P. campanulata Maxim.),與台灣的「山櫻花」同一學名,原來前者是後者的變型種(P. campanulata F. Alba ),花色白化後的台灣特有亞種,又稱「白花山櫻」。花期已過,綠葉滿枝。右側紅色櫻花欣榮綻放的是「富士櫻」。
「富士櫻」與「山白櫻」兩樣情,一種是繁華將盡,一個是漸入佳境。
福爾摩沙櫻,花落葉繁。
「福爾摩沙櫻」之嫩葉與果實。
富士櫻。
重瓣山櫻花。
走過兩旁盡是「福爾摩沙櫻」的『虹橋』,來到『太極亭』與『祈禱詞』,後方高聳的山峰為『小塔山』,或稱『聖觀音峰』。往後方漫步,就是『桂花林』。
過了『祈禱詞』,迴彎而下,就是『櫻花步道』。很意外的,轉彎處竟然能見到標示牌寫著「杏花」(P. armenniaca L.)的植株。此為重瓣品種。
『櫻花步道』一旁之富士櫻。
『中庭花園』內的「海芋」。
『中庭花園』之辛夷「木蘭花」。
黃金楓,初葉反而展現亮麗的橙紅色。
咖啡餐飲區。門票、停車費不能抵消費。
『黃桂楓小徑』上的黃桂楓。
從餐飲區,俯瞰遠近的層巒疊翠。
桃花,與其未熟果實。
回程草嶺公路旁開著密密麻麻小紫花的「麝香木」(紅花到手香)香氣四溢,唇形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