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過屏東笠頂山,聽過笠頂山、真笠山、白賓山縱走,後者對登山小咖的我們無福消受,只好選擇登白賓山,至少是有頭有尾呢!
十一月二十二日,國三下長治交流道,台24線往三地門,循指標往「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」,進入園區前先遇往瑪家村或「禮納里部落」之叉路續行,過該部落不久後右轉小路即可抵白賓山「前登山口」,若不右轉續前行3、4公里,接右邊叉路則可抵「後登山口」,由前登山口上山較為陡坡,後登山口則是緩坡,最理想的方式當然是前上後下囉!
「禮納里部落」乃因莫拉克風災肆虐,政府將瑪家鄉瑪家村、三地門鄉大社村、霧台鄉好茶村之災民遷至瑪家農場安置,並由台灣世界展望會援建永久屋而成。『RINARI』排灣族語意為「我們一起走,大家一起往那兒的地方」,「禮納里部落」曾被馬總統譽為「台灣的普羅旺斯」!(合適否!?)
登山未久,回頭眺望新的三地門吊橋,更壯觀地建跨於舊的吊橋之上,其下就是隘寮溪潺潺流水。此「山川琉璃吊橋」以原住民珍寶琉璃珠當裝置藝術,加上夜間光雕之璀璨奪目,可望成為屏東新地標、新景點!此行重點不在前兩景點,在登山、花草、還有『山谷林』! (20151122)
車子行至山下內埔水門村,「木槿」花展顏相迎。
珊瑚藤,車行上坡將入北葉村。
山珠豆。
「枇杷」開花。
鱧腸。
兔兒菜。
白花草,以下花草拍於白賓山。
白花地膽草。
山川琉璃吊橋,擬於104年12月下旬啟用。
桔梗蘭(山菅蘭)。
山黃梔之青果。
「黑果馬㼎兒」雌花,可見其子房下位。
與妹妹及妹婿登上810m之白賓山三角點。
俯瞰隘寮溪流入屏東平原,右前為「三地山」。
三角點旁之「燈稱花」,雌雄異株,此為雄花。
燈稱花小枝褐色似秤桿,皮孔似秤點,又名「燈秤花」。
杜鵑花。
美洲合歡(紅絨球)。
居然還可見到桐花,飄落地面。
「南五味子」,球狀聚合果為其特徵,果皮甜,果肉酸,種子苦辣,全部一起咀嚼則帶鹹,五味雜陳,故名「五味子」。
「大青」,與龍船花同為海洲常山屬。
由瑪家道路眺望隘寮溪對岸山景 。
「杜虹花」(台灣紫珠)之亮紫果實。
王爺葵(五爪金英)遍生往瑪家之山路旁。
聖誕紅,預告歲末耶誕佳節將屆。
下山來此一展歌喉,以下花草拍攝於此。
聖誕初雪(雪花木、白雪木),有如雪花紛飛 。
大花曼陀羅。
紫葵。
倒地蜈蚣(釘地蜈蚣)。
赤道櫻草。
文心蘭。
白菊花。
馬利筋。
爵床。
吊竹草。
白苞聖誕紅。
從「山谷林」往下走,可見瀑布、幽潭。
潭邊這粉紅奇異模樣的,原來是「銳葉牽牛」的花苞。